8 月31日,据《菲律宾每日询问报》消息,菲律宾正式在巴丹岛启用前进作战基地,该岛位于吕宋海峡中部,距台湾南部仅 193 公里奕道配资,这一位置使其可直接监控南海东北部与西太平洋衔接的关键水道。对此,菲律宾海军发言人特立尼达说,菲长期专注于“安内”,现在是将目光置于“攘外”的时候了。
菲军方说出这番话,估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四个字:自不量力。要知道在南海问题上,中国长期保持克制,然而菲律宾近年来挑衅动作不断,已经与区域内各国的主流价值背道而驰。以此次中国举办的“上合峰会”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为例,东盟各国除了泰国和印尼因为国内局势动荡,领导人不便访华以外,仅菲律宾未派高官和代表出席。其余各国领导人均全部来华访问,这无疑是对中国国际影响力,以及处理地区事务方式的高度认可。
因此,菲律宾若真要“攘外”,就必须做好独自面对中国的准备。中国始终主张通过外交协商解决南海争端,面对菲律宾的频繁补给行动奕道配资,也仅以海警船依法劝阻。
但菲律宾却多次歪曲中国正常维权行动,加上菲律宾对越南在南沙的填海行为选择性忽视,其言论的片面性与虚假性不言而喻。菲军总参谋长布劳纳近期更是扬言奕道配资,若菲军有一人因中方行动死亡,将被视为 “跨越红线”,菲军将按交战规则实施 “反击”,这一言论无疑是确定了菲方对华动武的条件。而早在之前,菲律宾海军发言人特立尼达德就曾对中国划出两条红线:其一,禁止中方拆除、拖走或摧毁 “马德雷山” 号;其二,任何菲方人员死亡都会触发《美菲共同防御条约》。这些强硬言辞,无疑进一步激化了矛盾。
此外,马科斯政府竟然为台 “外事部门” 负责人林佳龙打开国门,为其兜售 “台独” 主张提供舞台。这一系列行为严重踩踏 “一中原则” 底线,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。中国一直强调,南海问题不是中菲关系的全部,但马科斯政府坚持以南海问题主导中菲关系,甚至是定义中菲关系,这无疑是非常不理智的战略选择。菲律宾近期军事动作的核心逻辑是 “外部合作强化立场”,但这一路线已带来诸多负面效应。
首先是南海局势紧张致使菲律宾渔业作业受限,能源进口成本增加,2024 年从中国进口的渔业设备与农产品同比下降 12%。其次是中国对菲投资大幅削减,菲律宾国内不少基建项目陷入停滞。中国与东盟积极推进《南海各方行为准则》磋商,菲律宾若回归对话,可在渔业、油气开发等领域获实际利益,此前中菲南海共同开发试点项目曾为菲律宾带来年均超 3 亿美元收益。
马科斯政府须知,台海问题是中国内政,菲律宾在吕宋海峡建设军事基地介入台海,违背国际法准则,只会让自身卷入无关争端。从长远看,菲律宾若想实现安全与发展,需抛弃对美国不切实际的幻想,停止在南海问题上的挑衅,回归与中国对话的轨道上来,依据事实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南海争议,避免卷入大国博弈。
毕竟,地区和平稳定是各国发展的基础,菲律宾应认清形势奕道配资,回归理性,否则将付出沉重代价。正如印度试图在不同阵营之间 “两头吃” 却最终两手空空一样,菲律宾如果不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,也必将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
兴启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